-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监督
2025-04-10 12:42:53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高校育人的核心任务。对此,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始终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师德师风、思政工作等方面深化政治监督,推动高校紧扣时代主题,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持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聚焦教材建设抓监督。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监督推动教材建设始终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得到全面体现。严守教材选用和管理政治关口,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等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完善教材建设与选用机制,创新教材编写、推广、使用方式,确保教材编写、修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坚决对导向有问题、教学水平不高、政治把关不严的教材一票否决,不断增强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相关学科教材,将具有较强意识形态属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列入政治监督视野,对相关教材选用情况进行再审核,敦促教务部门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具有错误思想观点和倾向的教材进入校园。
聚焦课堂教学抓监督。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政治监督的检验标准,督促高校党委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政治责任,看其是否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科业务指导的核心问题。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实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专项监督,重点监督是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确保监督常在、形成常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管理是否健全、课堂教学秩序是否规范、课程设置制度是否完善,重点监督教学改革是否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质量评估、资源建设等工作开展,重点监督高校德育课程中是否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诚信道德、法治底线等内容要素,重点监督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是否做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有机融合,确保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德育实效、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素养。
聚焦师德师风抓监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师德师风是评价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引导推动高校党委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为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立足抓常治长,紧盯师德失范、学术不端、教风不正等突出问题,重点监督检查高校是否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是否建立管用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是否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监督推动高校党委把加强制度建设同日常教育督导结合起来,督促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环境,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聚焦思政工作抓监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办学治校的主旋律,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关于人才培养的主张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全过程。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自觉把立德树人使命任务内化到高校政治监督全过程各方面,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抓监督,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重点监督高校是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育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重点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否保持积极健康向上,重点看高校能否把准学生思想脉搏、积极回应学生思想关切、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确保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信心,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纪委书记 李树财)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