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的星村镇,游客络绎不绝。清凉山风中,一家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民宿人气高涨,前台工作人员忙着为游客办理入住。
星村镇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九曲溪的源头,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像这样由农村闲置资产改造升级成为民宿、茶餐厅等文旅综合项目的还有许多。“我们一共流转了10余处闲置厂房、农房,打造了黄村网红餐厅、星村村茶旅融合服务中心等一系列茶文旅新业态,这些项目所在村的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平均增加了10万元左右。”武夷山星村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华介绍。
“文旅引擎”马力强劲,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的背后,有着当地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履职的身影。“我们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中,发现和查处了部分村干部违规处置村集体资产问题,3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武夷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优亲厚友、闲置浪费等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对全市115个行政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摸底调查,着力规范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唤醒乡村“沉睡”的闲置资产。
星村镇依托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域地理优势,整合沿线村落旧供销社、废弃厂房、村委会旧址等闲置资产,通过租赁、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集民宿、露营、康养、休闲于一体的文旅融合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武夷山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针对农村闲置资产流转及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密集、涉及部门多的实际情况,围绕人、财、物、权等重点,运用片区协作工作模式,深入乡村一线、合作社、乡村振兴公司以及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打出“调研式监督+精准化服务”组合拳,靶向纠治职能部门在项目立项、政策落实、审批服务等环节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蝇贪蚁腐”问题。
针对民宿经营业主反映的民宿申办流程繁琐、需要跑多个部门审批且申办周期长、耗时耗力等问题,武夷山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文旅、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流程再造、政策挖潜和信息共享,将营业执照办理等多项审批并联整合,实现民宿申办审批“一点即办”、民宿利好政策“免申即享”。
今年3月,武夷山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民宿产业发展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实施“民宿一件事”工作规范,简化民宿申办流程和时间。政府相关线上平台一次性告知民宿申办指南,下载完善相关材料后,提交至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进行申报,审核通过便可完成备案。
如今,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200余家乡村特色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年接待游客超28万人次,还带动周边发展茶食餐饮、观光采摘等新型业态,拓宽村民就业和收入路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通讯员 叶婧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