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总医院“以案促改”警示馆里,一场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量身定制的纪律教育大会正在进行。会上播放了该县查处的系列腐败案件警示教育片《“温情”背后的围猎陷阱》,“案中人”声声忏悔让现场的党员干部深受震动。
“以案促改”警示馆是去年10月在惠安县纪委监委指导推动下建成的,同期竣工的还有借助办公楼走廊打造的融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廉政文化长廊。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阚娟告诉记者,“一廊一馆”已经成为巩固深化该领域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卫健局不定期组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到此参观学习。
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关于“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的工作部署,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一把手”、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干部等群体作为纪律教育重点对象,创新纪律教育方式,把党的纪律建设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纪律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把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的“活教材”,有助于增强纪律教育引导力、穿透力、感染力。
3月,江苏省无锡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崇德倡廉馆”正式启用。这是该市纪委监委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精心打造的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的重要载体。记者了解到,馆中收录了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涉及金融、国有企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一把手”、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违纪违法典型案例120余个,可为不同教育对象提供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内容。
在安徽芜湖,该市实行“市委年度警示教育大会+专项领域警示会”机制,除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外,由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案件查处情况,聚焦医疗卫生、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定期召开专项领域警示会,通过采取旁听庭审、专题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督促相关领域干部职工接受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
开展廉政谈话,是干部选任和监督的重要一环。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约谈该区新提任的某部门“一把手”。约谈过程中,该负责同志结合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其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既带头搞好自身学习教育,又切实扛起主体责任。
今年以来,余杭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约谈工作机制与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相结合,紧扣“一把手”岗位调整、重点任务推进关键期等节点,针对不同岗位职能和权力运行的特点,灵活运用一对一沟通、集中警示等约谈方式,督促“一把手”认真落实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把纪律教育作为约谈的重要内容,督促深刻认识党规党纪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清廉”“管业务必须管清廉”的理念。
为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重庆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室将新任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搬”进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用权必受监督”意识。“纪律教育贵在精准,重在长效。”该区纪工委监察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廉政谈话针对“一把手”、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的特点,选取相关领域典型案例,播放不同警示教育片,做到精准滴灌,提升纪律教育穿透力,引导干部在对照检视中知敬畏、明底线。
党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纪委监委依托市委党校打造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推出纪律教育课程,推动全面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同时坚持因人施教,比如,深入剖析该市国企、住建等领域典型案件,针对“关键少数”违规决策、以权谋私、频繁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组织国企、住建系统党员干部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学习廉政党课,围绕“用权不能任性”主题研讨交流等,提高党纪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