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陕西省商洛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廉洁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在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协同共建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深化学习教育。商洛市纪委监委把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廉洁思想根基。一是推进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推进党规党纪学习。在市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栏,阐释党纪法规、刊载典型案例指引等,为党员干部搭建起学习交流平台。协同组织、党校(行政学院)等部门单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三是推进勤廉典范学习。编印历史上的清廉故事书籍,让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焕发时代生机。依托北宽坪革命旧址、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等红色资源,统筹开展党性教育、家风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在对标先辈先进中校准前进方向。利用本地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以本土戏剧形式创作排演剧目,以“泥土味”的艺术语言讲述革命烽火中的纪律印记,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淬炼党性、滋养身心。
创新载体方式。商洛市纪委监委拓宽思路,推动廉洁文化多样性表达,让廉洁教育出新更走心。一是与非遗技艺结合。聘请32名非遗传承人为商洛市“廉洁文化推广大使”,深挖“商州打铁”“洛南剪纸”等非遗技艺中的廉洁元素,制播系列专题片,让廉洁文化可观可触,廉洁教育入眼入心。二是与文旅产业结合。市级层面,整合丹凤留仙坪革命旧址、仓颉汉字源流馆等廉洁教育资源。区县层面,镇安县依托特色产业建成米粮红色文化、云镇家风家训等9个特色小镇。三是与文化供给结合。在市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设《廉洁故事主播说》《成语里的廉洁故事》专栏,在商洛广播电视台开设《廉政之声》栏目,持续营造崇廉尚洁氛围。依托商洛“戏剧之乡”优势,创作排演清廉主题汉剧、皮影戏、花鼓剧等剧目,示范带动全市清廉主题小戏小品惠民演出1500余场次。举办清廉主题书画展、主题征文和家风故事征集等活动,廉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多元。
强化协同配合。商洛市纪委监委注重构建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在制度建设和廉政教育阵地作用发挥上持续用力,不断夯实廉洁文化建设根基。一是围绕制度建设,提升工作规范性。通过印发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等,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抓廉洁文化建设,实现廉洁文化建设有人抓、能抓实。通过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等,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廉洁教育纳入干部选育管用、“三会一课”、党建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等工作中。二是聚焦作用发挥,提升教育实效性。加强全市25个廉政教育阵地的动态管理,提升廉洁教育质效。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成法治廉政教育基地,组织1.9万余人次接受教育。三是着眼共建共享,提升工作协同性。建立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25个职能部门协同的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全员共建、全域深化。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活动,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格局。(雷西明 作者系陕西省商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