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G345国道、滁天高速、来六高速、县殡仪馆等项目相继落户张山镇,因征地、施工、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矛盾纠纷呈多发态势,张山镇综治信访部门密切关注群众民生小事,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民情、行之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
一、搭建沟通平台 化解群众矛盾
农村地区居民受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因素影响,往往更加重视亲友情、邻居情,邻里矛盾大多是源于一时冲动或是“争面子”。在处理此类矛盾时,镇村调解中心运用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搭建沟通平台,通过调解员、双方共同好友、家庭成员等第三方介入,加以说服引导,让双方在情感交流中稀释矛盾,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中让双方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成友好协商的意愿。7月初,长山村官塘组王某反映邻居孙某在玉米地里洒农药,导致自家牧羊犬误食中毒死亡,遂产生矛盾。经调解员实地调查,并邀请双方共同亲友参与调解,因孙某无意造成此事,并且家境贫困,两家关系向来和睦,故经协调孙某赔偿王某500元,双方握手言和,矛盾顺利化解。
二、多方联动参与 打开群众心结
一是充分发挥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三支专职队伍牵头作用。作为矛盾调解的“领头雁”,发挥他们的力量优势,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目前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矛盾调解室已成为化解矛盾主要力量。二是用好群众团体的力量。如各村的调解委员会、个体私营企业及各个农业协会,调动起他们参与矛盾调解工作。三是用活人力资源。把村中的老人资源,如老党员、老村干部、老长辈、老知识分子和具有一定威望的家族长辈发动起来,充当“和事佬”积极参与到纠纷化解中。全镇形成了镇、村、组、户相互交织的调解组织网络,为全镇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做足预防功课 化矛盾于未然
一是创建人民满意窗口,树立良好窗口形象。接访人员要带着责任和感情接待来访群众、办理来访事项,为群众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做到热情接待,服务周到,文明用语,具有亲和力。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做细做实领导接待各项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将矛盾吸附解决在基层。二是开展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累计开展滁天高速张山段、县殡仪馆和张山镇雨污分流管道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判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征地、环境、施工等矛盾,做到尽早预防,深入走访工程现场、村民组,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时就地化解。三是结合网格化管理,将全镇划分为42个网格,由村干部和村民组长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长、网格员、“一村一警”及综治专干等作用,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率,促使矛盾纠纷消除于萌芽,风险化解于无形。
责任编辑:棉棉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