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了新进展,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都得到有效保护。
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黄润秋说,近年来,我国围绕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积极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以来,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实践模式和路径创新。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也是奠基石,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其中,由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达到3.3万多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重点流域和管辖海域,涵盖了水、大气、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各类要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支撑。“随着污染防治攻坚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全面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推进监测网络的数智化转型,将以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版为抓手,持续提升监测预测能力。”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一项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据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共开展8批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在实践中,督察抓深抓细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大幅减少调阅资料,简化现场督察,优化调整信访转办,强化督察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督察底稿和全链条防范廉政风险等相关制度,以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保证督察风清气正。“下一步将统筹好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统筹好坚持严的基调和精准科学依法督察,统筹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统筹好传导压力和为基层减负这几对关系,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说。
气候变化是广受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是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成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三是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的管理体系,指导发布了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四是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改善目标,还要力争高质量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坚实基础。”黄润秋表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