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被霸凌了怎么办?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要立即报警并收集证据……”今年秋季开学前夕,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检察院鳌溪检察室主任、“刘莹姐姐工作室”负责人刘莹为当地中小学生及家长做了一场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讲课,4000余人在线观看。
从检13年,刘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坚韧的勇气和难舍的情怀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为孩子们可亲可爱可信赖的“知心姐姐”。以刘莹命名的“刘莹姐姐工作室”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品牌,带动了全县3000余人的社会化团队参与,开展了4000余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家庭保护巡讲,实现了全县181所学校7万余名在校学生全覆盖,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刘莹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等多项荣誉。
刘莹从小就有个从警梦。201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莹考入乐安县人民检察院担任司法警察。然而当她抱着梦想成真的喜悦去单位报到时,却发现中文专业的她和司法警察要求的“体能过硬、技能过硬、业务过硬”不怎么沾边,“除了‘热情过硬’啥都没有。”她自嘲道。于是,她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过硬热情”,不断磨砺自己:体能不过关,她就每天早上5点起床进行10公里长跑;技能不如人,她就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仔细琢磨;司法警察理论知识一窍不通,她就把司法警察大队书架上的业务书全部搬出来,一字一句背诵学习……
3年后,曾经的“菜鸟”刘莹成了多次在省、市司法警察比武竞赛中获得单项第一名的“铁娘子”。2017至2019年,她连续三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比武竞赛,先后获得9个项目前三名。
业务上的精进让刘莹接触到了更广泛的检察业务。2018年6月,刘莹配合同事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一名被侵害的留守女童在检察官耐心询问事情经过时,低着头长久地沉默。后来刘莹才知道,原来小女孩连身体部位的名称都不清楚。“小女孩的眼泪像滚烫的岩浆浇筑在我心里,作为一名母亲,我看不得任何一个孩子受到伤害。”刘莹回忆道,目睹了多起因缺乏父母照顾和基本安全知识而发生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悲剧,她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种下了“护童”的种子。
乐安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近万人。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自我安全防护知识,刘莹与同事们成立普法志愿者小分队,积极开展法律普及与司法救助。他们还走遍全县城乡开展调研,撰写了《乐安县近3年涉未成年人案件调研报告》。在志愿者小分队前期扎实工作的基础上,2020年8月,以刘莹为主要成员的乐安县“刘莹姐姐工作室”成立。
为了把生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换成孩子们都能听懂的语言,“刘莹姐姐工作室”想尽办法录节目、拍视频、开直播……“把听宣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成童年时的自己,就能很自然地想到希望告诉孩子们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最容易让孩子们接受。”刘莹说,随着工作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逐渐拉起了一支3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于是,刘莹变成了“刘莹姐姐”,“刘莹姐姐”又变成了“刘莹姐姐们”。他们根据宣讲对象不同,分类研发出面向幼儿、青少年、家长、教师的宣讲课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宣讲、网络直播、送戏下乡,开展了4000余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家庭保护巡讲,为全县181所学校7万余名在校学生以及176个行政村30余万名群众提供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家庭保护知识常态化教育。在巡讲的那段时间里,工作室成员们每天四个村连轴转,午饭随便扒几口,润喉糖随身带。所有人都晒黑了,但大家的笑容却更灿烂了。在工作室成立的第二年,乐安县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1.42%。
2021年,一名留守儿童因交友不慎犯下偷窃罪,“刘莹姐姐工作室”工作人员龚敏红多次对他进行法治教育、心理疏导,但他在短暂的改变后,再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缺少父母的引导、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帮助,光靠司法部门是无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刘莹开始思考,如何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于是,“刘莹姐姐工作室”的工作重心从防性侵扩大至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工作室创建了以云课堂、强制报告、普法专区为基础功能的“刘莹姐姐云平台”小程序,实现了法治宣教全覆盖、媒体宣传多维度。工作室还推行“4+3”工作模式,设立法治宣教、案件办理、媒体宣传、社会化工作四个团队,聚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大中心任务,实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加大力度系统审查个案,挖掘案件背后的突出问题,融合运用检察机关职能,推动实现法律监督最大治理价值,织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
如今,“刘莹姐姐工作室”的战场早已由乐安县扩大到整个抚州市,带动着全市11个县(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黄红梅 江润无垠)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2 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