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邱局长组织的少数民族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我学到了先进的百香果种植技术,才种了一年百香果就回本啦!”前不久,福建省上杭县碧田村的百香果种植户钟凤英高兴地来到该县民族宗教局办公室,向局长邱年春报喜致谢。
担任民族宗教局局长的7年时间里,邱年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民族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上杭县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县民族宗教局被评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4年9月,邱年春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有2个民族乡、40个民族村和205个民族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打造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样板,民族工作绝不能缺角。”在邱年春的积极推动下,民族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持续健全。在财政支出紧缩的情况下,县级民族补助款从6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列入每年财政预算。
打好民族乡村振兴持久战,光靠短期内补助缓解资金压力远远不够,必须要以产业为支撑,变“输血”为“造血”。2017年以来,邱年春四处跑项目、要资金,向上级争取民族补助资金共计4970万元,这些资金如同一场场及时雨,灌溉着这里的产业田野。邱年春精挑细选扶持项目,用心组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过数年深耕,庐丰民族医药、官庄林下经济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日益壮大,才民、溪北民族村产业共富示范带渐成规模,产业项目资金投入达80%以上。
“争取资金不易,我们必须用好这些资金,让这些资金真正惠及民族乡村。”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邱年春探索实施民族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推动解决了项目进度拖沓、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实施。在中央、省级民族资金管理绩效考评中,上杭县连续三年获评“优秀”。
上杭县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邱年春善于发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铸魂育人作用,推动建设了具有鲜明红色印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雕塑,并在闽西畲族馆中打造“红色畲乡”版块,生动诠释畲乡各族儿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感人事迹。如今,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全县民族乡村、民族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修课”。此外,她还积极组织民族节庆、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红土地上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三月三”是畲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民族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许多来自省内外的畲族后裔和游客们欢聚在上杭畲乡,加入这场隆重的民俗盛会。上杭“三月三”之所以能够享誉八闽,离不开邱年春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积极推动。近年来,邱年春一直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常态化举办“三月三”活动。2021年春节刚过,以“百年荣光感党恩 幸福畲乡开新局”为主题的“三月三”文化盛会便紧锣密鼓地进入筹备环节,历经20余次精心打磨,最终敲定了最佳方案。当时县民族宗教局人员力量比较薄弱,仅有2名同志负责民族工作。邱年春便带着同事们一边做好日常工作,一边为办好活动忙前忙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上杭县创建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暨“三月三”畲族文化旅游节活动在庐丰畲族乡成功举办,得到各族群众一致好评。
依托客家祖地优势,邱年春策划了“各民族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将客家族谱博物馆申报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2024年4月,上杭县第七届闽西各民族欢庆“三月三”文化旅游节以“中华一家亲”为主题,将各民族同胞的心再次紧紧相连。
在这片被岁月深情眷顾的红土地上,绚烂多彩的民族团结之花灼灼其华,正傲然绽放。邱年春仿若一位园丁,以赤诚之心耕耘在民族工作这片广袤的花园里。“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责无旁贷。”邱年春饱含深情地说。(通讯员 王平 蓝璐 李菲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