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王家村的菌菇大棚内,一簇簇鲜嫩的小香蕈长势喜人,村民将菌棒整齐码放。
“今年20万棒菌菇预计收入超500万元,科技人员教的无公害技术真是管用。”日前,景东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王家村小香蕈种植基地,了解相关惠农补贴、涉农资金发放以及农业技术指导等政策落实情况。聊起今年的香蕈种植情况,基地负责人脸上满是笑容。
小香蕈种植是景东县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之一。该县太忠镇王家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引入先进技术,带动村民共同参与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景东县纪委监委把护航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点内容,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通过走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动态掌握产业发展实际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打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堵点。针对农户对技术指导的需求,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建立科技人员结对帮扶体系,引入高校科研团队破解香蕈栽培技术难题。针对销售渠道单一问题,推动县工信部门线上搭建电商渠道,让菌菇远销川渝等地。
与此同时,景东县纪委监委还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监督保障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2025年以来,查处党员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产业项目补贴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通过靶向施治,保障相关补助资金及时得到兑付,让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更安全、“政策链”更畅通。
“以前打工半年才回一次家,现在在家门口务工,月收入超50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太忠镇王家村村民田大姐说。
从香蕈大棚到茶园基地,从光伏电站到文旅项目,景东县纪委监委构建起监督保障长效机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将紧盯产业规划、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既查乱作为,也纠不作为,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景东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上,新生的香蕈正舒展伞盖。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下,景东县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通讯员 商有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