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广汉市高坪镇白里社区稻虾养殖基地,虾农们穿梭在稻田取网收虾,忙得不亦乐乎,养殖户黄天树感慨:“沟渠修好了,供水也充足了,今年虾的产量又增加了!”
此前,我们在白里社区开展“清风行”入户走访,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着聊着,几位虾农道出了心里话。
“这几年村上搞小龙虾养殖,我们的腰包确实渐渐鼓起来了。要是田里供水能再稳定些,这收成还能再往上蹿一蹿。”
在虾农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现场查看。交谈得知,白里社区10至12组、16组的农田灌溉渠口位于与邻县交界的杨柳分干渠。该片农田地势稍高,每逢邻县用水高峰,干渠水位就会下降,导致灌溉末梢的600余亩虾田供水不足。
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他们想了一些办法引水,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难题,还需筹集资金修建沟渠。
供水不足影响周边400余户村民的生产生活,为尽快解决问题,我们迅速启动“三级联动”机制,一方面,将此事反馈至高坪镇党委,会同白里社区“两委”分析情况、研究措施,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坝坝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督促镇党委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的沟通联系,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尽管成功申请到26万元项目资金,但距离预算还差6万元,“缺口”怎么办?社区开起了“星光坝坝会”,党员和农户代表围坐在居委会院坝里,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有代表直言:“咱们村集体这些年攒下的钱,不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吗?”
去年底,高坪镇成为村级财务改革试点镇,白里社区实施了“财务收支预决算票决”机制。今年初,村民申请将6万元资金缺口纳入维修维护经费预算,通过召开成员代表大会,经过“一提一拟四审一票决”民主程序,预算得以全票通过。
为打消群众顾虑,我们主动跟进,紧盯资金拨付、建设进度、评估验收等关键环节,推动职能部门保障项目落实落地。此外,还成立了“乡镇纪委+村监察信息员+村民代表”的项目监督小组,全程跟进监督。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两条总长1.2公里的新渠贯通田间,当地农业生产的“水梗阻”被彻底打通。我们坚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效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全市120个村(社区),用心倾听百姓的“水电路烦心事”。今年以来,3730个“民生疙瘩”被一一化解,740件“关键小事”落地有声。当路灯点亮村道、清泉流入农家,监督的温暖便化作了乡亲们眉梢的喜色,我们相信,只要始终与百姓同坐一条板凳、共饮一渠清水,就一定能浇灌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图景。(朱航睿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