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补贴发放有没有遇到拖延?办事人员有没有索取好处?”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渌渚镇,实地走访当地竹笋加工企业享受政策和补贴相关情况。
富阳自古就是竹乡,如今当地竹笋产业年产值达11.8亿元。竹笋产业具有“产加销”链条长、涉企服务部门多的特点,涉及土地承包、惠农补贴、项目审批等多个关键环节,资金密集、政策交织。对此,该区纪委监委紧盯产业发展中的廉洁风险点,联合农业农村局成立监督检查组,深入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园区开展“嵌入式”监督。通过查阅台账、走访农户、大数据比对等方式,严查截留挪用产业扶持资金、涉企服务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
不久前,该区纪委监委组织干部下沉一线,在走访某竹笋加工企业时了解到,当地企业存在笋壳等废弃物处置困难,引进的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利用项目因涉及多部门审批,迟迟没有落地。得知情况后,该区纪委监委随即督促属地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快项目审批和用地保障。目前,该项目已顺利落地,成功帮助当地企业解决了8000吨笋壳的处置难题。
富阳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码上监督”模式,在产业园区或企业内张贴涉企服务监测直报二维码,企业可扫码直接反映政府部门存在的扰企经营、执法不公、变相拉赞助等违纪违法问题。同时,该区纪委监委着力打通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涉企收费资金监测模型”,对拉赞助费、捐赠款等问题进行自动预警,倒查“账外账”“小金库”等典型问题。
得益于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保障,富阳竹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增值空间不断拓展。湖源乡推出“元书竹纸”研学游、上官乡开发竹工艺品非遗工坊……今年以来,全区竹笋制品带动相关农户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清除发展障碍,是纪检监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持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点、涉企服务薄弱点,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坚决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清除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富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贾昊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