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春日的北京微风拂面,草木蔓发。3月8日中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在撰写发言稿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沉稳、内敛,是杨永修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但一讲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代表就变得神采飞扬起来——年纪尚轻的他,已经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几十项荣誉于一身的大国工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最关注的还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这些部署为我们产业工人指引了创新的方向。”作为一名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拥有34项国家专利的杨永修在创新方面钻得很深。在燃油车领域,他能够把微型发动机的缸体精度做到0.01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上,这个数字被刷新为0.008毫米。”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浪潮的推动下,近几年,杨永修的研究重心从燃油车发动机逐步转向电机。他告诉记者,电机壳体精度的数据会影响转速,进而决定汽车运行是否平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倒逼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精细,把研发的步子迈得更实。”
坚持创新驱动的同时,积极为产业工人鼓与呼,是杨永修身为基层代表始终不变的初心。过去一年,杨永修聚焦汽车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工人的发展,走访27家企业车间、13所高校和职业院校,收集来自一线的诉求。
在一家民营企业的生产机床旁,与工人们围绕职业发展面对面交流的经历让杨永修记忆犹新。“大家谈到,工作与技能提升、理论学习间的平衡比较难以把握,渴望能够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杨永修说,近年来,职业本科的发展势头很好,切实提高了后备人才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对于一些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高技能人才,还要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帮助其补足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上的短板,推动其在开展颠覆性创新层面再立新功。
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国家监委第二届特约监察员,杨永修认为,自己的这两个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履职过程中,都要迈开腿、走出去,把来自一线的声音倾听好、传递好。”
去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跟随督导组在吉林省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杨永修看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校园餐”质量普遍提高,学生吃得好,家长更放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农民群众真心称赞……“集中整治工作把‘以上看下’和‘以下看上’相结合,抓得特别实,特别接地气。”杨永修说,正风肃纪反腐让群众和党贴得越来越近,群众看到这些为民办的实事,打心眼里舒服。
被聘为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以来,杨永修一直非常注重履职能力的提升,“担子更重了,需要学习的领域又多了。我马上就要参加一次新的业务培训,我会利用这次机会多学本领,努力履行好监督职责,宣传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