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陈昊 摄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过去的一年,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态势,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成色十足,应该说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说,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增量大、质量高、基础牢、势头好四方面特点,这份成绩单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部署要求,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对此郑栅洁表示,从抓好落实的角度,各方比较关心的主要是4个“加力”: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提振居民消费;把补短板和增后劲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扩大有效投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深化改革开放。“综合分析,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宏观调控要与经济情景相适配,财政政策需相机抉择、因势而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蓝佛安说,“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五个“更加给力”: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在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好效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十个方面工作任务中的第一条,并把提振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释放消费增长潜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一项重点工作是以旧换新,突出“加力扩围、惠民升级”,在去年政策基础上,聚焦广大消费者实际需求,扩大了“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升级了服务、提高了效率,让大家“换”得更加便利、更加放心。另一项重点是服务消费,将围绕“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在保障基本民生服务消费的同时,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服务消费需求。
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关于如何做好金融风险防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分别结合职责回应了记者关切。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持续收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潘功胜说,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重点做好“聚焦宏观经济运行波动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防范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丰富政策工具箱”四方面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围绕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有效性,吴清表示,一方面要“依法严惩”,推动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加快修订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进一步深化部际和央地协作,对违法行为依法实施有效的联合惩戒;另一方面要“依责严防”,健全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完善“吹哨人”制度,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强化源头治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治宣教中心:刘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