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实际,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出的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的总动员。实践中,甘肃省白银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细化监督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精准发力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扛起服务保障政治责任。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嵌入式”监督、巡察整改“回头看”,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准确把握政策理念,推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把纾困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问需于企,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企业感受是营商环境“晴雨表”。市纪委监委聚焦打破影响企业发展梗阻,一方面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畅通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等举报渠道,加强与“12345”政务热线、“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和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等平台共享协作,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涉企窗口设立举报二维码、发放监督卡,让企业充分感受到“建议有处说、意见有人听、举报有人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党员干部多走路,让企业少跑腿”的工作理念,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聚焦审批、监管、司法等重点领域,采取直击现场、模拟办事等方式,对涉企部门、窗口单位、企业项目适时开展“四不两直”监督调研,及时发现和纠治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落实打折扣、承诺事项不兑现等问题。
坚持快查快处,严查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全面梳理为民办实事重点事项、社会监督反映事项、“12345”转办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将涉及营商环境的重复反映件、多头信访件、久拖不决件、回复不满意件作为监督重点,强化跟踪督办,确保反映问题及时有效化解。针对严重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破坏公平竞争规则、损害企业与投资者信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开辟涉企问题线索“绿色通道”,认真落实交办督办、领导包案、交叉办理、直查直办等工作机制,严查政务服务部门在涉企服务中人为设槛、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问题,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市场经营、干预执法司法等问题,严查执法部门以罚代管、选择性执法以及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等问题,严惩严治形成震慑。
坚持标本兼治,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好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组合拳。市纪委监委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定期选取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着重剖析违纪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规律、问题成因,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严守底线、规范履职。持续释放制度治本效能,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发现的普遍性和深层次问题,深入查找背后存在的管理漏洞、体制障碍、系统风险,形成工作运转堵点、企业发展难点、项目审批节点、群众办事痛点等“问题清单”,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发放工作提示单等方式,督促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查漏补缺、完善制度。
坚持严管厚爱,打造敢担善为干部队伍。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是基础、党员干部是关键,对党员干部既要严管加压又要厚爱加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管要有力度,对营商环境领域信访举报集中、问题多发频发以及企业反映强烈、满意度不高的地方和部门,对其负责人加强约谈、追责。厚爱要有温度,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健全完善容错报备、澄清查诬、回访评估等机制,鼓励倡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真诚坦荡与企业接触交往,探索形成相互支撑、贯通协调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凝聚推动发展磅礴力量。(董兆生 作者系甘肃省白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