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推荐征订中小学教辅材料及有偿代购问题积弊已久,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大同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坚持查办案件、以案促改、全面治理贯通融合、一体推进,持续净化教育教学环境,严防教辅变“教腐”。
“我们以大同一中、大同市实验中学为试点,编制校本资料,免费发放给学生使用。”大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中阶段建立教师教学辅导用书资料室,由教师研究教辅材料形成作业单或试卷,学校印刷免费提供给学生。通过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和强力整治,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材料负担明显减轻。
大同市纪委监委按照“家长点题、学校领题、部门答题”的工作机制,联合市教育局成立工作专班,明确5大类整治重点,组织1500余名机关、学校干部深入学校周边407家书店开展明察暗访,了解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完善教育部门、学校、驻在部门纪检监察组三级督查机制,与各县区教育局、市教育行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市直中小学校一把手43人逐一谈话提醒,组织全市2.76万名教师签订承诺书,将压力传导至“神经末梢”。截至目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推动整改违规征订教辅资料问题152个,退缴违规征订教辅资金11.12万元,惠及学生5.83万人。
在切断校外教辅资料利益链条的同时,从源头上治理教辅材料征订乱象。在该市部署开展“清风”教辅专项行动,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省、市、县三级试题命题、选题能力培训,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资料需求,减少教师对教辅材料的依赖。截至目前,大同市中小学免费为学生印刷学案、知识点等材料约3200万张,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惠及学生23万余人。大同市12345热线反映教辅问题工单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9.4%。(记者杨文俊)
发布时间:2024-12-01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