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精准监督压实责任
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有没有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是否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保护?”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纪委监委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检查组,深入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六甲之战”纪念园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沉淀了丰富多彩、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专责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压实责任,健全保护体系,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常态化对文物安全巡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及传承人申报、传承人补助发放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将发现的问题整理成清单反馈职能部门,制发工作提示函,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昆明市纪委监委驻市文化和旅游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
昆明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优势,紧盯文物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审批、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为有效拓展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市纪委监委制定《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聘任15名专家和志愿者担任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监督员,构建“收集问题、座谈反馈、分流督办、反馈回访、派单调度、整改落实”的监督工作闭环。同时,市纪委监委举办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业务培训班,重点围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等内容进行培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昆明市纪委监委推动全面排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动态监测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历史文化遗产排查、评审、认定、保护工作。目前共完成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及备案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99个,新发现历史文化遗产线索1212处。
昆明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作为,以精准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落细落实。嵩明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紧盯文物保护有关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严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禄劝县纪委监委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与巡察机构联动“回头看”的文物保护监督工作体系,为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纪律保障。(通讯员 赵艳芳 张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