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启阳(成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麒(左)接受记者采访。吴青蔓 摄
受访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启阳(成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麒
·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康养事业营销部课长刘廷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促会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较2023年提高2.1个百分点。如何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企业界的与会代表。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
记者: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请结合过去一年的履职经历,谈谈自身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王麒: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作为扎根成都的民营企业家和人大代表,我深切感受到成都近年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成都创新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企业工作,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通过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也进一步坚定了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信心和底气。
刘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过去一年我通过调研和走访,深刻感受到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更看到了全国各地在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市场化方面,政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例如,我们在康养产品的市场推广中,明显感受到政策支持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在健康产业领域,政府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在法治化方面,各地在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执行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法律保障。在国际化方面,许多地方积极对接国际标准,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在康养产品的国际合作中,感受到了政策红利,比如通关效率的提升和国际人才引进的便利化。
蔡金钗:作为来自泉州的企业,我们深刻感受到政府在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是用心用情的。政府现在越来越“懂企业”,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
晋江华侨遍布全球,为了更好助力企业出海,晋江市今年年初成立了“晋品出海”指挥部,聚合全球华侨资源,推动晋江优品与侨商丰富的海外仓资源紧密结合,开拓国际市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共同推进高水平开放。再比如,政府挂钩企业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挂钩盼盼食品的政府部门下沉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现场办公、积极协调。这种主动上门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做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绝非政府部门的“独角戏”,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发力
记者: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能单兵突进、单打独斗,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发力。对此您怎么看?
王麒:我认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绝非政府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交响乐”。比如,我们企业所在的四川天府新区,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模式,多家职能部门以及500多家商会会员企业,共同成立“政商廉盟”,通过发布政商交往清单、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哨等方式,既划清交往底线,又畅通沟通渠道。
刘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努力。作为企业,我们不仅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松下家电在康养领域的实践中,始终秉持“企业公民”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这种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同时,社会组织在营商环境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则推动政府和企业更加透明、高效地运作。因此,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合力,真正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蔡金钗: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也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我认为,民营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与合作,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规范企业行为,避免恶性竞争。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也要持续用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携手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对于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王麒:今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这部填补我国民营经济领域专门立法空白的法律出台后,将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产权保护等核心权利。其意义不仅在于条文本身,更在于传递国家与市场共筑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对于打破“身份枷锁”、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我期待这一重要法律能够早日正式施行。
刘廷:营商环境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在康养领域的工作经验,我建议针对新兴产业,要出台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补贴,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同时,建议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