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纪委监委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涉企服务作风等,深入一线监督检查,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图为近日,该区高龙镇纪委干部在当地某企业走访了解相关情况。牛光卫 摄
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在河南省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正式开工。其中,一期已于2024年12月投产,二期将于今年6月投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协调推动。”谈起建设历程,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在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河南省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成立4个常态化监督服务保障组,聚焦影响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发函提醒、台账推进、跟踪督办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为项目建设破难点、疏堵点,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监督。洛阳市纪委监委围绕深化改革目标找准监督切入点,始终坚持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高质效履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
强化政治监督,服务发展大局
两三场春雨过后,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的黄河岸边愈发显得生机勃勃,生态廊道、河滩林地、湿地公园与宽阔的黄河水面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洛阳市纪委监委建立政治监督“清单+台账”机制,通过清单化明确、台账化管理、节点式检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加强与发改、林业、住建、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定期会商、联合查访、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以强有力监督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聚焦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洛阳市纪委监委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列入监督清单,立足职能职责,坚决整治影响创新创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从厘清职责任务入手,建立责任清、情况准、可量化、可评价的监督台账,完善常态对账、动态清账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上,着力提升创新能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生产经营当中有哪些困难?融资情况怎么样?各项惠企政策都享受了吗?”近日,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来到国创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园现场,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国创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园是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关键配套园区。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洛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作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围绕构建高能级创新载体、推进创新主体倍增、壮大优质市场主体等6项产业发展重点任务、27个落实事项开展监督检查。
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按照洛阳市纪委监委要求,成立4个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定期到企业走访,推动解决企业所急所需。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主动衔接、跟进企业发展、经营、产销等详细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扩建厂房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生产经营难题,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重大产业项目能否加快建设、投产达效,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重点。为加快推动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孟津区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督导组,深入项目一线,紧盯产业链延链补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风口产业培育壮大,以及化工产业园区扩区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上持续发力,护航产业项目高效推进。
伊川县纪委监委聚焦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光电信息产业”三大风口产业,通过走访调研、跟踪督办等方式,着力解决政策落实、行政执法、干部作风等影响产业发展问题,全力打通产业发展“中梗阻”。宜阳县纪委监委建立“室组地+专项督查组”双重督导机制,对重点产业项目推进不力、进展缓慢、问题限期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分析研判、督促落实,保障重大项目施工顺利推进。
深化专项监督,夯实发展基础
日前,偃师区纪委监委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回访,跟踪了解相关问题解决情况。在河南北摩车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镇工业发展办的牵线搭桥,现在公司的月销量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2月中旬,偃师区纪委监委干部在走访企业时,部分企业主反映存在营销困难。该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跟进服务,召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座谈会,搭建“近距离”产销对接平台,协助企业打通营销堵点。
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抓整改、促发展,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工作放到大局大势中谋划推进,深化专项监督治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有活力、有秩序的良好发展环境。
洛阳市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联企走访工作机制,对企业反映问题“列单、领单、办单、清单”,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全面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惠企利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围绕新兴产业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跟进监督,推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有诉即办”窗口16个,为产业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清障护航。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城市提质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洛阳市纪委监委围绕城市提质重点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位于涧西区的上海市场片区提升改造项目,是洛阳市提振消费、提升品质、促进转型的重点项目。涧西区纪委监委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制定任务清单,紧盯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施全流程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责任划分、当场反馈、跟踪督导、整改落实“四到位”要求,督促主责单位认真履职,推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当下,“汉服体验”已成为洛阳市新文旅产业的重要一环。老城区纪委监委围绕打造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和汉服产业发展,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监督方案,深入相关企业和汉服采购商群体实地调研走访,推动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大对“汉服+”产业的服务保障力度,着力纠治影响政策落地、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安全生产关乎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加强问题排查,堵塞管理漏洞,做实源头治理。
汝阳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紧盯矿山、企业、建筑工地等安全生产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督促职能部门跟进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清除、问题有效解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洛宁县纪委监委印发安全生产领域典型案例警示通报,通过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持续强化警示震慑,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安全监管责任。
细化日常监督,凝聚发展合力
“刚当选时,不知道该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经过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现在不再为这些发愁了。”说起工作历程,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韩旗村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石建阁由衷感慨。
能监督、会监督是提升基层日常监督质效的重要抓手。针对村务监督能力不强、政策把握不精准等问题,洛阳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19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集中培训,并指导各县(区)纪委监委搭建“练兵场”,以定期轮训、以案代训、带案参训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技能培训和实战锻炼。
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洛阳市纪委监委从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入手,全面推进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推动村级监督信息互通、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构建基层监督“一盘棋”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市3211个村(社区)均实现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坚持“参与不干预、规范不代办、履职不越权”,洛阳市纪委监委督促指导各县(区)纪委监委多措并举推进村务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让基层监督实起来、强起来。
嵩县纪委监委明确村务管理制度执行、财务公开情况等9方面监督重点和20条监督举措,方便村级监督人员照单履职、对标监督。栾川县纪委监委推行村居监察联络站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体化运作模式,明确6项基本职责和7项监督内容,推动有序开展村级“小微权力”监督。
“协作区机制建立后,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案件查办时间缩短、质效明显提升……”日前,在伊川县纪委监委第二协作区工作会上,半坡镇纪委书记刘宗民说。
基层监督点多面广,圈子小、人情密,难免影响监督质效。洛阳市纪委监委积极用好一体化联动办案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原则,划分70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建立重点领域联动监督、重要线索集中排查、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制度,通过在线索处置、联动监督、案件办理、警示教育等方面纵向调度、横向配合,有效盘活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
前不久,通过手机扫描社区张贴的“一码”监督智慧平台二维码,洛龙区丰李街道东军屯社区村民周焕查询到自己家享受的相关补贴。为持续提升监督质效,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数字技术与基层监督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一码”监督智慧平台,以数字赋能织密基层监督网络,让基层监督直达群众“指尖”。
“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纪委监委监督服务保障的重点工作。”洛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把常态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政治监督,压实改革责任,以高质量监督执纪执法保障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总编:曹锦宝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