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
摸清底数守好集体钱袋子
“现在社区集体账户上有多少钱,我们都能在财务公开栏上看得清清楚楚。”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对农村集体“三资”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居民曹银梅说起身边的变化。
为强化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昆明市选取呈贡区为试点,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体系。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15个部门,组建10个清查核实组,深入一线摸清村、组集体家底,详细了解村干部在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方面日常履职情况,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并对集体“三资”管理中问题处理处置和体制机制建设提出初步意见,推动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清查核实组采取“三查”“三比对”等方法,即查现场、查实物、查流向,与历史数比、与行业数比、与台账数比,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做到严查快处、纠治乱象。截至目前,清查核实组已发现多个涉及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万溪冲社区集体财务公开不及时等,目前上述问题均已整改完毕或正在处理中。清查核实组还发现某社区94份土地出租合同上标注单位是“块”,群众反映这个标注无法体现土地的实际面积和该土地经营权的价值,清查核实组督促该社区聘请专业机构对土地进行精准测量,测量后面积为2860.7亩,并推动及时整改集体经济合同中不规范标注地方。
呈贡区纪委监委将案件查办同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一体推进,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推动整改。在查办呈贡区吴家营街道缪家营社区原党支部书记、主任吴某某涉嫌挪用集体资金用于经营的案件过程中,该区纪检监察机关以案破题、顺藤摸瓜,挖出一批“蝇贪蚁腐”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呈贡区纪委监委深入分析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管空白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3份,督促职能部门、街道健全完善社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等规定。
试点工作以来,清查核实组全面摸清呈贡区试点范围29个社区、141个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家底现状,纠正错误记账和补充登记遗漏资产3860项,发现并督促收回应收未收账款2827万元。昆明市制定出台工作操作规程、清查工作流程图、清查核实问题排查指引等9项操作规范,在调整完善固化经验做法基础上,组织在全市全面推开。
昆明市纪委监委坚持“常抓”与“长治”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常态化、制度化。为提升问题整改效能,当地探索开展“双交办”问题处置机制,即由清查核实组将发现的业务类问题交办行业主管部门,将涉及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同步移交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形成问题分类处置、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闭环。通过“全程督办+实时催办+限期结办+整改销号”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见底清零。
昆明市纪委监委督促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违纪违法案件,持续释放失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全市共整改问题10682项,移交问题线索486条,立案查处167人。(通讯员 杨洋 普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