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申领社保补贴,我们在社区、镇街、人社部门三级书面审核的基础上,还会运用大数据对人员身份进行二次审核比对,确保领取待遇人员信息和发放金额准确无误……”日前,我们在监督回访时,县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审核程序升级还要从2024年11月说起,涟水县委巡察机构在开展社保领域专项巡察时,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有部分镇街不同程度地存在村(社区)“两委”人员以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违规领取社会保险补贴的问题。
根据社保补贴发放相关规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社区申报,经人社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后,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而这些村(社区)干部既没有在就业管理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也没有申领《就业创业证》,并且在申领社会保险补贴时故意隐瞒了村干部身份,所在镇街的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最终导致社会保险补贴被违规领取。
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立即跟进,“巡纪”联动,深挖细查相关问题线索,立案20人,督促相关人员退还社会保险补贴24.73万元,20名村(社区)“两委”人员及相关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所负责人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在查处违规领取社会保险补贴系列案件的基础上,注重横向拓展,深挖类案,全面起底排查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贪污侵占等突出问题,以“战区”模式整合监督力量,通过“班子带头指挥、科室牵头抓总、系统协同发力”的工作模式,按照力量相配、地域相近、便于协作的原则,将全县5个监察员办公室、17个镇(街道、开发区)纪(工)委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抓总,对分管片区的日常监督、专项整治、案件查办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调度、精准发力。
针对惠民惠农补贴项目多、资金总量大的实际情况,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选取残疾人补贴、粮食直补等5个“小切口”监督课题,紧盯“人、卡、钱”等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数据赋能,围绕资金发放、过程监管等开发监督模型,通过“一体化协查”和“多维分析”,对10余万条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发现审核把关不严、虚报冒领、应发未发等问题线索75条,立案处理75件,党纪政务处分33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7人,制发通报2期16人,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完善制度机制4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常雪莹 潘亚杰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